前一晚看到我follow的老師分享了另一位我follow的老師的文章,覺得很有意思,所以把這個頁面留下來。
(文章連結在此)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VoiceTaster/posts/pfbid05mDvaQjD59Gxf7jJ5S3mV53tzhzdK17Tud5Z3CfxqLbrqawnUt4tZ8XzQFSnQoWwl
(之後會發現,把頁面留下來是個好選擇)
今天早上悠閒地吃完早餐之後,發現我的工作夥伴曾傳訊息和打Line給我。
事情是這樣的:
表定我今天有一堂早八的課,但是我no-show。
但這和我的認知不同。
我的行事曆標示,今天的課因為學校有其他活動,所以取消。
雖然大家都是心平氣和地談這件事,但是我自己心裡有很大的情緒,
以致於無法照著原行程,而是回家處理這件事。
聯繫了相關的工作人員和其他講師。
第一時間,我想知道的是,到底發生了什麼事?
我查了校方公告的行事曆,也向工作人員核對,也往回找工作群組的對話紀錄。
目前看來,是因為在工作群組中公布了初版行事曆之後,
我就照著這個版本,去排自己的行事曆。
但,之後再過沒幾小時,就有同事指出初版行事曆需要更正的地方。
更正後的行事曆就用Email發給所有人。
問題就出在這邊,我並沒有留意到有同事提出更正這件事。
而之後收到Email時,也沒有再確認附件內容。
因為我心裡想的是,它和我在工作群組中看到的是同樣的文件。
知道了真相,有幫助嗎?有,也沒有。
有的是,我知道下次排行事曆時,需要再更謹慎,不要急著定案,以最終公告版本為主。
沒有的是,我的心情還是一樣差。沒有因為知道了真相,而感覺比較釋懷。
這部分,就要提到開頭提到的那篇文章。
(這裡就不贅述,有興趣的話可以點進去看看,我覺得這篇文章很實用!)
按照作者提供的架構,進行自我覺察,可以很快地釐清自己的內在狀態。
讓我在寫這篇文章的當下,雖然還是有情緒,但是平靜許多。
這也讓我好奇,這整個脈絡是什麼,以及它的歷程。
我回頭再細看作者設計的”自我對話架構“,試著去推論它的脈絡。
因為是推論,因此以下是我自己的見解,不代表原作者的想法。
“事件、感受、觀點、需求、反應”
作者使用這幾個詞的方式,我覺得是“ABC理論+冰山理論”
再加上作者自己的生命經驗,將之融合而成。
我覺得這個自我對話架構,可以幫助自己找到情緒事件的因果,
進而,促進這個事件的結果,朝著自己想要的方向發展。
而我自己在做這個自我對話練習時,我覺得再加上兩個東西會更完整。
就是:“正念覺察+溝通姿態”
”正念覺察“是從事件發生之後,每個環節都需要的元素。
”溝通姿態“則是在,表達想法給他人的時候,會需要的元素。
所以整個加起來就會是:
“ABC理論+冰山理論+正念覺察+溝通姿態”
四個元素之間並沒有優先順序
而是在每一刻都不按比例地混合使用
所以,當學到了新的理論/方法時
除了理解方法本身的運作機制
還需要很多的練習和調整
才能讓它真正地幫助到你的生活
(工具與操作者,彼此fitting的過程)
另
分析式的回想(目前想不到更好的名字)
也就是像偵探一樣,客觀、公正、不帶評價地去審慎觀察事實與想法
這個行為本身也會促進大腦前額葉的活動
同時弱化邊緣系統(主導戰或逃反應)的活動
(難怪毛利小五郎在分析案情的時候都那麼冷靜)
以上就是從今天早上十點一直到下午四點
自己腦中在轉的東西
高敏感族群就是會這樣,過度深入地處理腦中的訊息
既然事件掛在心頭揮之不去,不然就讓它能有些積極面向的價值吧!
希望對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,也有些幫助(那就太好了)
註:
*”ABC理論“來自臨床心理學家Albert Ellis
*“冰山理論”、“溝通姿態”來自家庭輔導工作者Virginia Satir
*“正念覺察”來自科學家Jon Kabat-Zinn
*四個理論的組合,就我所知,目前學術界沒有這樣的說法,姑且將當是我的二創吧~
*我覺得其中也有“非暴力溝通”的影子,不過它很難三言兩語說明,所以就先pas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