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氣溫忽冷忽熱,讓我想起了這個連科學家都無法解釋的未解之謎:小孩如果出現在阿嬤旁邊,小孩的大腦裡的體溫調節系統就會失去功能,以至於小孩無法正確認知自己的體溫。而且百分之99.9都傾向中止體內的產熱作用,而令身旁的阿嬤覺得小孩身處在太陽系的邊緣,受著無盡酷寒之苦。(並沒有
或許,沒有找到好答案,只是沒有問對問題。
能坐著就不站著,能躺著就不坐著。是千古不變的真理,也是生物運作的主要機制之一:節省能量。遠古時代因為生存需求,人類從非洲傳染遷徙到全世界,我們都還是不忘本地提醒後代:“不要浪費食物,你看看非洲小孩都沒飯吃了!”。那麼,能量取得有限,如何維持身體運作呢?
答案就和你我的英語能力一樣:用進廢退。而我們的大腦,也遵循著這個生物機制。你創造情境、你給予引導、你刺激他思考、他產生行動、他接受結果。只要持續地這麼做,小孩就能漸漸學會相信自己的感受,有結構的思考,有信心的行動,誠實地接受結果。而自尊就是這些能力所體現出來的氣質。
所以下次,不要急著黃袍加身,這只會幫你養出了小皇帝。你可以先從開放式問句開始:“現在感覺如何?覺得冷、熱、還是剛好?”、“那麼你想要怎麼做呢?脫外套、穿外套、還是什麼呢?”。在這也請你心裡有個底,他有可能做出不適合的選擇。
請你先深呼一口氣,安頓好自己的身心,脫離自己的慣性反應,再回應。尊重他的選擇,給予他犯錯的機會,並且在”適合的時機”,再帶著好奇心問他:”現在感覺如何?想怎麼做呢?“。這邊有個難點,“適合的時機”堪比孔明借東風,要有耐心和觀察力。如果想知道自己有沒有抓準時機,可以從結果來看。錯的時機,他會覺得你很煩。對的時機,他會覺得你很關心他,你會覺得與他有很強的連結感。
不過就穿件外套,是有沒有這麼麻煩?是的,揠苗助長身教言教從小錯做起。
如果你期待小孩擁有清楚的自我覺察、合理的思考、適當的表達、能為現實結果負責、尊重自己/他人。請先留意你的教養慣性,是否控制的成分略多過於引導?兩者的結果可能看起來差不多,但是差別在於過程中,個體自主/主動性的涉入程度。
如果你發現有這樣的狀況,很好,先聚焦在當下的你的身體感覺,有沒有特別不舒服的身體部位?頭、臉、肩、胸、背、腹、四肢。有什麼感覺?麻、痛、緊繃、冷、熱、抖。接著你可以留意當下你的心情如何?焦慮、恐懼、憤怒、擔心、羞恥感?或是有什麼想法?“小孩要聽話”、“他年紀小還不懂”、“我是媽/爸,我說的算“。來過這麼覺察一輪之後,再回到覺察呼吸。給自己一點時間將原本的慣性打破、那些不適感不再那麼強烈。
這時,你可以再次帶著好奇心使用引導式問句:”現在感覺如何呢?你想要怎麼做呢?“。
是的,再次地回到了循環,這次,是向上的循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