設計課ft.正念課@人權博物館
三個各自獨立的議題,在某個週三下午有了交集。
傢俱設計課業師想要透過人文、人權議題,促進學員從空間使用者的角度,發展出貼合監獄脈絡的設計物。
同時,也從學員各自研究的受難者生平故事,理解在每個數字後面,都是一位活生生的人,有著七情六慾,如同你我。
透過館方導覽人員,逐一介紹環境與歷史,學員們對於研究對象最後的生活場景,漸漸有了一點輪廓。
這個合作企劃大概談了兩週就敲定了。我們想試著,透過認知去理解故事,透過感受去觸動情緒。
雖然背景是台灣近代史,但不想讓整個調性變得很沈重哀戚。
之後和館方在課前討論時,我就決定將正念的部分放在”押房體驗”這個活動中。
因為學員事先都研究過受難者的故事,所以當我在引導時,刻意地提醒大家將自己”比擬”那位受難者時,心中就更容易升起我指出的感受。
而隨著引導語的進行,一開始從當下空間環境的五官感受、想法、心情的覺察,再帶到相對比較難的”loving-kindness”練習。
後者這個練習,我在青少年的課程中通常會放得比較後面。通常是大家比較能”正念”之後才會出現。
(有些課程時數比較少的團體,可能就不會出現這個練習)
這天,因為當下各個元素都有到位,所以我在引導中就多帶了一點這個練習。而,結束後我也沒有特別跟學員提起這件事。
事後在工作群組看到家長的回饋,我感覺很欣慰。
原來,表面上嘻嘻鬧鬧的狀態下,還是有觸到更深處的心。
(但在國家歷史建築裡打鬧真的很母湯啊~)
事實上,一開始在發想這個合作案的時候,老師們都有點擔心會不會有反效果、會不會被家長客訴XD
還好,一來是老師們一直都有共識,不要讓學員往虛無主義的方向發展。
二來是學校的行政團隊對於老師們的教學,都保持開放與支持。才會有這次沈浸式學習的經驗。
期待,有機會的話,再去那邊的放封廣場做正念步行練習:)
感謝 @seanlocke_design 照片提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