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的“努力”

前文(文章連結在此)提到了大眾普遍對於心理議題的態度,以及如何增加對它的敏感度。
讓我們面對心理議題時,不再只會說聲“加油”而已。

接下來,我將分享一個心理健康的百萬小秘訣,只要做到這一點,就可以避開許多心理陷阱。

那就是……

不要說:”加油!“

沒說過的人,恭喜你,看來你也是懂的人。
常說加油的人呢?也恭喜你!你接下來會知道,為什麼不要再說加油了XD

不想努力貓

我們只能看見,我們能看見的、聽到聽得見的,我們的意識也一樣,我們只會相信,我們真的相信的。聽起來像是廢話對不對?

來舉個例子:
你是否曾經,在夜深人靜的半夜,走在陌生的陰暗小路上,心裡突然感覺到恐懼?尤其是你剛看完恐怖電影。在某個瞬間,心裡浮現令你害怕的畫面,就在下個路口轉角後即將出現……
這個時候,你的身體有什麼感覺呢?是不是感覺一陣發冷、胃部緊縮、手掌出汗、全身發抖?這時,你的腦中有什麼想法呢?是不是剛剛電影裡驚悚畫面?還是你自己創造的恐怖景象?

如果這個時候,如果你自己告訴你:“這些都是假的、想像的!不用害怕!”,你的恐懼感會因此消失嗎?

健康大腦與心理狀態,有足夠的心理韌性,將注意力帶離“杏仁核劫持”的狀態。
但如果“被威脅的感覺“很強烈,或是杏仁核太常被喚醒,以至於變成是習慣模式,甚至變成心理疾病,例如:恐慌症、PTSD,這時用理性的自我說服,是無法有效降低這些負面感受的。

假設:
你有一位朋友,他遇到了一件讓他難過許久的事。如果這時你去拍拍他的肩,告訴他:“不要難過,要努力!加油!你可以的!”。他當下會因為聽了你的話,然後就想到:“對啊,我為什麼要難過呢!怎麼可以把大好人生浪費在難過上呢?好!我要開心:D“。然後就就把讓他難過的事情拋諸腦後,和你手勾手開開心心地去逛街、打球?

聽起來怪怪的吧?!
以我自己的經驗,如果那件事真的讓我這麼難過,表示其中有我在乎的東西or價值觀。
按照情節輕重,難過的時間有長有短,但不可能立馬變開心。

不健康的”努力“?

”努力“,普遍來說是個正向詞彙,代表積極主動。但面對心理議題的時候,它常常是弄巧成拙的那一個。
如前所述,我們的意識只會相信它現在相信的。假如,現在我的意識相信某些信念or價值觀,以至於讓我的情緒不舒服。在我的意識狀態未改變的情況下,我刻意”努力“地讓想讓自己的情緒變好,就是徒勞無功的。

例如:
我覺得自己一事無成、很失敗,因此覺得難過、沮喪。而我不喜歡這些感受,所以我“努力”地讓自己不要難過、沮喪,“努力”地讓自己開心、正向。先不論我要怎麼努力讓自己開心正向。只要”覺得自己一事無成、很失敗“這個信念還在,它就會不斷地侵蝕前面的”努力“,而且它就像流沙,越用力掙扎,沉得越快。

健康的”努力“!

那麼可以做些什麼來調適這個狀態呢?
首先,放下”我應該“、放下對於完美狀態的執著。
接著,覺察那些在情緒背後的”信念“、”想法“、”價值觀“,並且接受、允許自己“擁有“、”認回“這些信念想法價值觀。
基礎於這樣的自我認知,再加上對於理想狀態的期待,就可以一步步建構出努力的方向。
因此我覺得,“覺察與接納”就是讓”努力“變得健康,最關鍵的一步。

加油XD

系列文章:
「I’m fine!」_心理健康的重要性
「如何為自己加油」_處理心理議題的歷程
「健康的“努力”」_正向積極前提是?

分享你的喜愛
Joe
Joe

人生實驗組、夢想的實踐者。喜歡探究事物背後的原理,因為意識到自己活著而感到困惑,從此踏入了“人為什麼活著?”這個大哉問的世界中。從理工跨界到身心靈,學習兼容表面上看似互斥的觀點,不斷地調整當下最舒適的生活態樣,也在成長過程改變了許多次職涯方向,每一次都再更認識自己一些。對於人生大哉問還在探索中。

文章: 53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