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培養創造力?論正念與創意的關係

評圖前10分鐘

最近看了<如何無所事事>這本書
書中提到演員”John Cleese”關於創意的演講影片(連結如下)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Pb5oIIPO62g

創意是可以學的嗎?

這讓我想起,以前讀設計系時的大哉問:創意可以學/教嗎?
(這時青澀煎熬的青春時光浮現於腦海中)
當時有些老師支持”創意”是種方法論
只要按照特定的脈絡與發展模式,即可以達到”有創意”的狀態

但,也有一些老師支持”創意”無法被教導
它就像運氣,有些人有,有些人沒有
天生擁有創意的人,也無法說出它是哪來的

擁護創意天生論的老師,是悲觀的務實主義者
特別強調當代所謂的”硬實力”:工程繪圖、電腦3D建模、實體模型製作
他們希望學員以成為”匠”為目標

但,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輕人,哪能接受自己是個”沒創意”的設計師
各種嘗試,希望”發掘”,潛藏在內心深處的創意魂

如何發掘內心深處的創意魂?

聽說:在半夜是最有創意的時候
所以,半夜的設計系學生宿舍總是燈火通明
(但常常是拖延症發作,到要評圖前一天才在通宵趕工)

聽說:右撇子用左手做事,可以刺激創意來源的右腦
所以,有人用左手寫字、用滑鼠、打CS
(通常這個實驗,都因為太沒效率而默默地改回來)

聽說:多看大師的設計,可以讓自己潛移默化
所以,雜亂的書架上,除了零食和漫畫,多了幾本突兀的外文精裝設計書
(來系館擺攤的外文書商表示開心)

通常的結局是
在評圖前,胡搞瞎搞出幾張不同的設計方向
期待待會上台的時候,不會被評得一文不值
這時,最重要的能力就是看圖說故事和無下限的自信
讓評委認為,這是我精挑細選之下的設計案

運氣好的,可能有一兩案可以順利闖關
運氣差的,就是從頭來過

——-以上為前言——-以上為前言——-

說回演員”John Cleese”關於創意的演講影片(連結如下)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Pb5oIIPO62g

他對於”創造力”這件事,也是抱持著近似”不可知論”的立場
創造力無法被定義、訓練
但是可以透過”情境”影響”狀態”,讓”創造力”更容易發揮出來

他用”Close / Open mode”這兩種模式來描述”狀態”
兩者都有其特點
在Open mode ,無目的、有趣好玩、幽默的情境下,創造力才有機會浮現
而Close mode的功能是,去評價、判斷、思考現有方案的優缺點
兩者都是需要的
而且,有能力在兩個模式之間切換更是重點

而,進入Open mode 的五個要素:
空間、時間(1)、時間(2)、信心、22英吋的腰圍

  • 空間:創造特定的空間環境。讓環境的暗示提醒自己,跳脫平常的Close mode / 慣性模式
  • 時間(1):刻意安排的特定時段。心理預期這個時段有開始與結束,降低”沒完沒了”帶來的心理壓力。實例:各種遊戲、儀式,有明顯的起點與終點,讓參與者能預期、有“能動性”,讓玩樂的心態較易浮現
  • 時間(2):耐心堅持等待的時間。有耐心地等待更原創的創意產生。大腦中,跨領域的經驗連結需要時間,避免捷思法。參閱:快思慢想(天下文化出版)
  • 信心:對於犯錯,保持開放、歡迎,甚至是期待的態度。因為犯錯的機會,只會出現在舒適圈之外,意指,不犯錯等於無變化、成長
  • 22英吋的腰圍:講者試圖透過看似無厘頭的描述,來展示難以定義的特質:”幽默”。用兩個不同框架的敘事,透過有意義的組合,將會創造”好”的幽默/創意

——-以上也是前言——-以上也是前言——-

正念與創造力的關係?

再說回本篇文章的標題:”如何培養創造力?正念與創意的關係”
為什麼又跟正念有關係了呢?因為我是設計系畢業現在教正念的(誤

因為,在當代正念的練習心態中,幾乎每個都與”進入Open mode 的五個要素”相關
(正念練習的七個態度:不評判、耐心、初學者之心、信任、不過度努力、接納、放下)

不評判創意的好壞
耐心等待好的創意出現
如初學者一般,對所見所聞保持開放、謙虛
信任好的創意終將出現
不過度努力追求完美
接納各種犯錯的可能性
放下對於完美創意的渴求

正念練習,可以帶我們去體驗”存在/Being”本身
透過各種練習,讓我們對於當下的每個時刻,保持開放覺察,不增不減地如實感知
而這個”Being mode”近似於,先前提到的”Open mode”
(反之就是Doing mode VS Close mode)
在不評判、保持開放的狀態中,正念、創造力才有機會浮現

影片結尾,講者也提供了另一個思考方向
“如何做,才能扼殺創意?(然後不要去做)”

So~
如何做才能不正念呢?
邊吃飯邊滑手機、邊走路邊滑手機、邊上廁所邊滑手機….(這不就是我的日常XD

分享你的喜愛
Joe
Joe

人生實驗組、夢想的實踐者。喜歡探究事物背後的原理,因為意識到自己活著而感到困惑,從此踏入了“人為什麼活著?”這個大哉問的世界中。從理工跨界到身心靈,學習兼容表面上看似互斥的觀點,不斷地調整當下最舒適的生活態樣,也在成長過程改變了許多次職涯方向,每一次都再更認識自己一些。對於人生大哉問還在探索中。

文章: 53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