講師的期待?!

前幾天,之前的學生回來拿他放在學校展覽的作品,也因此有機會和他一起吃個飯聊天。
我們一起吃著學校對面的八方雲集,聊著他現在大學的生活、最近在忙的事情,以及幾天後要和同學們去烏石港衝浪的計畫。

聽起來,他在大學過得蠻充實的,他驕傲地說自己是系排名第一。 接著,我問了他對於大學的感受?這也是我比較好奇的部分。他說,他最喜歡的是,現在的生活有很多的選擇。我接著再問,那麼他現在最不喜歡的,是哪個部分呢?他低著頭想了一下,接著,帶著有一點疑惑、不確定的表情回答我,”太多選擇也是他現在不喜歡的部分。”我正要開口追問為什麼的時候,他就接著補充了自己的答案。

“我覺得有太多的選擇,讓我不知道應該要選哪一個,才是最好的選擇。是我目前不喜歡的部分。”

這是一個出乎我意料且挺有趣的答案。乍聽之下似乎像是個玩笑話,但這也是一位20歲大學生的真實心聲。進入大學之後,接觸的人、領域會變得更多、更廣,而同時也越來越認識自己擁有了多少內、外在資源與選擇。
運氣好的話,在這些選擇中,會有你喜歡、嚮往的。但運氣不好的話,也許這些選擇,對你而言都只是次佳選項,並不是你最喜歡、最能滿足你的慾望的選擇。
如果你再更近一步去探索,也許你會發現,有很多選擇是現在的你,無法理解它對你而言是好是壞。你喜歡嗎?也說不上來,說你不喜歡嗎?也並不討厭。但或許隱隱約約地,你會發現這個中性選擇的背後,或許會幫你開啟更多機會的大門。

“如何面對選擇的選擇?”_這個題目不一定有正確的答案,這就是人生功課的一部分。

聽完學生的答案之後,我只是帶著理解、認同的表情對他點點頭並沒有多說些什麼。 面對著,嘴裡正在咀嚼著水餃的他,一個20歲的他,基於我對他的認識、信任,我判斷在那個當下他只需要被聽見、被理解就夠了。並不需要給他太多的指引,因為我覺得,他已經走在尋找答案的路上。

expectations-pressure

今天,我坐在辦公室的位子上,看著面對我的櫃子中,學生拿走他的展覽品,因而空下來的空格。讓我想起了幾天前的這段故事。也同時想到,一年多前寫下的教學心得文(註1)。當時沒想到適合的機會發表,所以一直放在文件夾裡。

多年後的現在,假如他們再次提出同樣的問題:”銘勳,你對我們有什麼期待呢?”

我的回答是:”好好吃飯、好好睡覺、做你想做、該做的事、學習去愛與被愛,並且讓自己在精神與經濟上獨立自主”。

註一:(以下文章落筆於2022.01.25 )
如果有人跟你說:”我對你有很高的期待”或是”我期待你變成如何如何”。你當下會有什麼感覺呢?高興?因為被認同。踏實?因為明確知道目標是什麼。沮喪?因為達不到永無止盡的期待。還是,覺得有壓力?因為答案可能跟你心底的期待不一樣。

幾年前,在快下課的時候。有位學員問了我這個問題:”銘勳,你對我們有什麼期待呢?”那是一位對每件事情都很認真的學員。我當時的回答是:”我沒有什麼期待耶”。他當時的表情有點錯愕又夾雜了一點失望。”因為,我覺得你們會有你們各自的樣貌與成長歷程。期待對我來說,比較像是一種框架、目標。但,我對於你們是覺得有希望的”。他可能沒聽到他原本期待的答案,或是,沒聽懂我後半句話。所以也就沒再追問下去。就這麼短短一兩分鐘的互動,讓我在這幾年來不斷反思我的工作。

教學,最基礎的是”說明與理解”。教學者說明事物或概念如何如何,學習者理解前者的說明。而進階則是”提問與思考”。教學者透過提問,讓學習者思考事物或概念如何如何。沒有哪方法比較高明,只看當下的教學目標,以及講師與學員彼此的理解程度與能力。

如果現在,大一新生的他,再一次問我這個問題:”銘勳,你對我們有什麼期待呢?”。我可能會說:”好好吃飯、好好睡覺,做你想做、該做的事”。

教學相長,相濡以沫,亦相知於江湖。

分享你的喜愛
Joe
Joe

人生實驗組、夢想的實踐者。喜歡探究事物背後的原理,因為意識到自己活著而感到困惑,從此踏入了“人為什麼活著?”這個大哉問的世界中。從理工跨界到身心靈,學習兼容表面上看似互斥的觀點,不斷地調整當下最舒適的生活態樣,也在成長過程改變了許多次職涯方向,每一次都再更認識自己一些。對於人生大哉問還在探索中。

文章: 53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